重複性經顱刺激

文章標題:

【重複性經顱刺激】對於中風後腦部損傷血管有何幫助?

詳細內容:

        中風後造成腦部受損,影響肢體動作、語言、心智、情緒等等,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的休息、用藥、復健才得以漸漸恢復,但也因為中風位置不同、嚴重程度的不同,即使努力的在黃金時期肢體語言復健,最終恢復的程度也有所差別。

    大腦是身體有免疫豁免的區域,有自身抗原,自身反應性淋巴細胞不能接觸到他們,如果遭到破壞,自身抗原暴露,就能誘導自體免疫。而血腦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BBB) 將大腦與身體其他部分隔。

血腦屏障BBB是一個複雜的結構

→包含外被細胞、內皮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末端組成

→由封閉蛋白、水閘蛋白與間隙連接蛋白緊密連接,調節化合物在大腦血管系統中的進出

→通過這種結構,神經血管單元,星形膠質細胞能夠結合神經元活動調節血流,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

    但腦部血管再梗塞後血腦屏障BBB結構的完整性會受到損害,導致被動運輸失調,允許周邊免疫細胞浸潤滲透,使發炎細胞因子釋放,而這種免疫反應在中風後的早期階段可能是有益的,但血腦屏障BBB的長期破壞和隨後的神經炎症反應對修復過程是有害的

 

受傷的腦部血管是如何逐漸修復生成?

    新血管是從現有的脈管系統中產生的,在缺血性損傷後早期在缺氧的環境中透過細胞釋放血管生成因子啟動(如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 β (PDGFR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 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 (IGFBPs) 降低血管基底膜基質金屬蛋白酶。同樣的循環上皮前驅細胞遷移於該區,釋放更多促進進一步增殖和遷移的刺激因子。

    雖然受傷後 3 天內血管生成,血管系統開始在梗塞周圍區域形成,但不會在中風後環境中長期存在。然而血管新生通常與神經新生相結合,因為血管生成通常與增殖的神經祖細胞重疊,因此血管新生也可能有助於改善神經新生,可能會促進恢復過程並改善中風後的功能恢復。

 

重複性經顱刺激對於中風後血管有何作用?

血管保護 : 重複性經顱刺激可以使血腦屏障BBB 透化作用顯著減輕。

血管修復 : 並且改善血管結構、形態和灌注的損傷,進而改善局部組織氧合,改善外周免疫細胞浸潤相關的細胞因子水平達到血管修復

血管生成 : 促進和維持長期的缺血後血管生成,並減少新生和現有血管內皮細胞的凋亡

 

參考文獻

  1. 1.Theta-burs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motes stroke recovery by vascular protection andneovascularization. Zong,
  2.    Xuemei et al. Theranostics 10,26 12090-12110. 26 Oct. 2020
  3. 2.Google 圖片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諮詢,謝雅雯 物理治療師
    謝雅雯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所 院長 兼 卓立復健科診所 治療長)